Tuesday, October 03, 2006

寫文動機

幾位朋友說讀了《沒想過可以重遇你》那個文,很受感動,我當下實有點難為情,但也非常感謝你們一字一句都看下去。其實寫完之後,咱才想起這個文可能會有很多新知會讀到,他們都不曾認識我的過去,擔心他們看完之後不知會有啥反應,想過要抹走,但寫完又覺得很爽,捨不得刪去,最後還是戰戰兢兢地掛上去。

但那個文的標題實在太爛,都說我在立題方面是毫無天份,這個《沒》題像極那些九流的言情小說,幸虧你們還能忍受,沒被這個題嚇跑,不然我的心血都付諸維港。 寫那個文時,心裡著實是有些動機的,很想告訴你,特別是向基督徒說的......

兩個月前在教會偶然看了志叔夫婦出版的《小麥子》vcd,主要輯錄他的小兒在醫院抗癌的點滴,本來我是百毒不侵的,因我的眼淚是極少會在電影院裡虛耗,別人要哭如淚人的韓劇,於我來說只是導演賺取鈔票的技倆,傷心人別有懷抱,真正痛過的人會較珍惜眼淚。當看到陳敏兒旁白說到六歲的兒子要一個人站在密室裡接受化療時,我的心裡就熱起來,一個普通的成年人要經歷這些會咬緊牙根捱下去,因為他們不想死,但對只有六年人生經歷的小朋友來說,他那裡知道甚麼是死亡?那會知道甚麼「積極的人生觀」?他怎會懂得如何刻服恐懼?他只是希望成天不斷在玩和笑,不用受痛楚不要吃五顏六色的藥水,幸好這位小朋友早就認識天父,他的父母早就告訴他有位耶穌哥哥無論何時都在他身邊,開心時要感謝、憂傷時告訴他(因為耶穌會靠近傷心的人, 詩篇某章某節, 忘了. :P) 、害怕時更加要對他說 (因為耶穌來世界就是要給你平安, 這個完全記不起出處.. 但肯定說過 :P) 。所以這位小小朋友最後還是完成了恐怖的化療旅程,我夠膽說比你們去海洋公園的 halloween 更恐怖。

就是看到那段,我偷偷的眼濕,小孩就是有一顆單純的心,聽父母三言兩語,他就信了,收下一份最大的禮物。之後,他一有事就在餐桌前、玩具室、病床上、醫療室獨自祈禱。盡管他不會用很多聖經話語去告訴你為何他要這樣做,但小朋友的腦袋是最直接和最簡單,他只會吃好味的糖果,但斷不會吞下半顆對他有益的藥丸,他肯定試過和耶穌說話後的滋味。

我是有點後悔自己那份頑強固執的態度,我腦裡分明記得早在中二那年已經有人來我的床邊和我講耶穌,但當時我真的當他們「講耶穌」,不肯接受,之後還襯他們來之前就溜入洗手間躲避他們沉悶的慰問。如果可以早點順服,早點認識祂,那多好。我很少做事會後悔,即使真的後悔了也不肯承認,但這事例外。

希望大家多走近小孩、少年,特別病房裡的一群,如果小孩病了,就和他一起玩禱告吧!(看誰最快打開眼睛,很無聊的玩意。)讓他們早點認識天父,
早日接下這顆看不見但感受到的禮物。我的寫文動機就是這個。

1 comment:

Anonymous said...

I guess I am one of your new friends who do not exactly know your past.
Now I can see why you have such a burden to do hospital ministry.
Only when we come with experience can we help others in simlar situation. That is what is called blessing in disguis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