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假首天,決定和自己好好相處,差不多近三個多月沒一個人上街,今天終於如願,理行昨晚睡前的計劃。先是到國金看片子:《The Lives of Others》,英文譯名比中文具詩意,讓我想起昆德拉的《生活在別處》,一部有底蘊的片子,兩個多小時,像人生轉眼就過。片子播完,我的目光依然停留在幽黑的銀幕上,還有男主角最後一句:It's for me.那種坦然無懼的氣節,令我迷惑。
其後一直踱到鄰近的小餐室,這間餐室是我三年前的復活節發現的,第一次來這裡時的感覺,依然清楚。那天又是復活節首天假期,心情有點悶,把一叠村上塞進背包,(沖沖)跑到街上乘搭第一部開出的巴士。下車後就漫無目的走到 La Fontaine,餐室分兩邊,由於當天是假期所以只開放近收銀處那邊,其後我每次來都只看到這邊開放,那時早餐從早到晚都供應,38塊有晚餐的滿足,由於每次來都是假期,所以侍應和客人的總和都不超過七,這種人流最乎合我的生理。那裡可以消磨二至三小時,窗外是大堆家傭圍坐池邊,玻璃將她們的聲音完全隔開,只看到她們嘴巴不斷動,是流動的舞台。有時我會帶上耳塞,專心讀村上的影印本(當時我很瘋,在公司打印了整本《挪威的森林》!),今天我看的依然是村上,總覺那裡的影象非常切合村上小說裡的某一個章節。
離開餐室已近四時,我以極慢的步伐走到街市旁的三聯,這店沒有蘭桂芳那店的人流,冷氣也不足,但我還是愛這店,多年來都是嫻靜溫文低調的站在斜坡上,你看到她也好,不察覺她也好,她從來不會大聲疾呼用多元化的優惠吸引你,一直就是喜歡這種性格的伴侶,也希望自己能培養出這種品性,看來還需時間琢磨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