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April 09, 2006

奇妙主日

有趣!今早上的主日學課真的夠心思,聽聖經原來可以這樣的!導師透過戲劇介紹聖經的主打人物,今天介紹的是那個三次不認耶穌、衰衰的打魚佬彼得,杜sir 揀選了彼得和耶穌出海打魚的事情。一小時十五分鐘內,我們沒有筆記,就連聖經也幾乎不用看,只是最後兩分鐘略讀幾節經文,其餘的杜sir 就像服事盲人般讀經文給我們部份還在昏睡的同學聽。盡管課堂上沒有半粒字入腦,但這種「身體力行」的教學方法,已經將那些平時死死的攤在聖經裡的文字直接打入咱的心,我不知道自己的記憶可以維持多久,所以回家已急不及待要在這裡筆錄,還非常落力誓要找回今天杜sir 說的那個章節,這種反常的行為非常罕見。

今天介紹的是彼得第一次親歷由耶穌帶來的「意外魚獲」。記載於路加福音第五章,話說那位打魚多過打人的漁夫彼得,他的專業等同於今天的功能組別裡的捕魚業代表,當晚他和幾位業內人士出外打魚 (未知耶穌有否參與),辛苦了一整夜就連魚毛都沒看到,終於等到天光,大家打算上岸洗網再去飲早茶,誰知耶穌卻拉著peter叫他再下海,peter本能反應的對祂說:「我們都搞左成晚,咩都打唔到,不過比面你,我就試多次...」然後該是一萬個不願意又死死氣游番落海。

結果當然是穌哥的神蹟令他們滿載而歸。

杜sir 先叫我們兩組想出晚上徒勞無功的原因,然後以 3 格漫畫去表達,這個很好玩,我像做晨操般非常落力表演,當我們定格時,杜sir還加插一個創作對白的玩意,請鄰組替我們的動作加上對白,形容角色的心情。

跟著杜sir 就一齊參與,要我們用話劇演繹當peter 聽到耶穌叫他再下海的過程,一位同學扮穌哥,一位扮彼得,其他的都扮漁夫。這個環節,我打從心底感受到peter的感受,他辛苦一夜後的疲累、失望、和對耶穌的不信任。這種感受是多麼似曾相識呢...... 好戲在後頭。接著,我們扮演一群岸上的村民,抽身以局外人看海上的事,大家對彼得的經歷極感好奇、又質疑,然後不斷造遙,最後我們的身份又返回彼得身上。原來滿載而歸的彼得上岸面對村民時,心裡也有點難受,他既驚訝穌哥為他而設的海上奇妙旅程,另一方面又因其捕魚的專業資格受挫而覺不暢快,但心裡、口裡又不得不承認這些成果都是歸功祂。

這種教學方式對我這類怕悶怕得要死的人來說真得很奏效,我發現自己愈來愈愛這裡。這個工作坊好像只有六課,比一般主日學課少了大半。何解? 討厭自己上星期因惰性而缺席,現在只餘四週,下星期我會準時就到 1201等上堂。

如果你像我一樣都是那些怕悶又愛新鮮的麻煩人,不妨考慮一下這些上課模式,沒介紹錯的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