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最近我在辦公室的工作主要是寫網誌和瀏覽別人的網誌,熟識的、認識的和不認識的都看。看!我又回到《我的快樂時代》了。我形容這種漫無目的的瀏覽網誌行為,似在偌大的高級時裝商場內行逛一樣,盡管永遠也付擔不起那些華衣的代價,但卻可以肆無忌憚盡情地閱讀大師們的設計、創作,然後讓他們的點子誘發你的聯想,豐富自己的文字和身體,最佳的穿衣之道也在於此。
今天的收穫是從某電影音樂人的網誌看到這話:「情人的離別 ------ 不管是甚麼原因,也不管多長時間──都會引出一段絮語,常常將這一分離的時刻視為受遺棄的嚴峻關頭。」語出社會學家、批評家、哲學家、結構主義學家、符號學家等等羅蘭.巴特(Roland Barthes)的作品,通通是高深莫測的東西,不管他是甚麼界別的專家,我認識他源自他的晚期作品《戀人絮語》,好像只有愛情才能吸引我!?很久以前在書店翻過他這部書,悟性太低的我沒法看懂他獨特的文體,於我來說這只是一輯奇怪的圖文。 沒想到今天從別人櫥窗看到這個引文,他竟從心底裡明白我,像送我一粒牛黃解毒片,頓時化解內心堆積多時的疑難!好棒是吧?
我的戀人早陣子要到外地公幹,所言的外地不過是只需兩小時航程的「台灣」,而且只是一個月,但當他的飛機雙腳離地時,我的憂傷情緒隨即空運抵港。我在網上告訴好友 y ,她是我的極度深交,多年來我大部分最劣質的心思和惡念都會向她稟報,而我的憂傷情緒當天也在網上強制性迫她接收。「當他離開我一千公里以外時,我就會感到被遺棄,這種滋味好討厭又難受,好像永遠都得被人撇下,而我只有等待和等待,別無他法。」對我這些負面,y 當然是處之泰然:「有沒有這麼誇張?被遺棄?膠袋麼?」而我的情緒一般要待三數天才能分解,比膠袋慢一點。我一直以為自己愛瘋了,或是過份多愁善感,這回從符號學大師的話語,我像是找到醫師的處方,並能肯定自己不是病態戀人。
談到巴特先生,我想起家裡的 erich ,他的 the art of loving 相對易懂,而且好看。除了愛情,還旁論親情、友情。在愛情的篇章裡,他細述了愛情裡的變化和不同階段的愛,讓人閱後好想談戀愛。
今天的收穫是從某電影音樂人的網誌看到這話:「情人的離別 ------ 不管是甚麼原因,也不管多長時間──都會引出一段絮語,常常將這一分離的時刻視為受遺棄的嚴峻關頭。」語出社會學家、批評家、哲學家、結構主義學家、符號學家等等羅蘭.巴特(Roland Barthes)的作品,通通是高深莫測的東西,不管他是甚麼界別的專家,我認識他源自他的晚期作品《戀人絮語》,好像只有愛情才能吸引我!?很久以前在書店翻過他這部書,悟性太低的我沒法看懂他獨特的文體,於我來說這只是一輯奇怪的圖文。 沒想到今天從別人櫥窗看到這個引文,他竟從心底裡明白我,像送我一粒牛黃解毒片,頓時化解內心堆積多時的疑難!好棒是吧?
我的戀人早陣子要到外地公幹,所言的外地不過是只需兩小時航程的「台灣」,而且只是一個月,但當他的飛機雙腳離地時,我的憂傷情緒隨即空運抵港。我在網上告訴好友 y ,她是我的極度深交,多年來我大部分最劣質的心思和惡念都會向她稟報,而我的憂傷情緒當天也在網上強制性迫她接收。「當他離開我一千公里以外時,我就會感到被遺棄,這種滋味好討厭又難受,好像永遠都得被人撇下,而我只有等待和等待,別無他法。」對我這些負面,y 當然是處之泰然:「有沒有這麼誇張?被遺棄?膠袋麼?」而我的情緒一般要待三數天才能分解,比膠袋慢一點。我一直以為自己愛瘋了,或是過份多愁善感,這回從符號學大師的話語,我像是找到醫師的處方,並能肯定自己不是病態戀人。
談到巴特先生,我想起家裡的 erich ,他的 the art of loving 相對易懂,而且好看。除了愛情,還旁論親情、友情。在愛情的篇章裡,他細述了愛情裡的變化和不同階段的愛,讓人閱後好想談戀愛。
在網上找到兩個不同的版本,我擁有的是較清簡的設計(上圖)。
(末段像在寫劣質書評,給此書 3.2 顆星)
(末段像在寫劣質書評,給此書 3.2 顆星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