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晚上的最佳娛樂是看電影。抱一包鹹甜爆谷走進電影院裡,坐定定不用想東西不用和朋友說話不用聽電話,專心一意看銀幕上別人嘔心瀝血的作品,是不錯的減壓法。有些人現實裡受了愛情傷害會選擇到電影院內治療,企圖用電影裡的愛情填補自己的缺口,重拾信心,他們是小撮還有浪漫情懷的人。我愛看電影,不論甚麼心情,因為我愛故事。
這幾個月進電影院的次數大幅下滑,一月、二月都只有一次。相比從前每週一戲,這個情況確實有點難以想像。二月只看了《獅子.女巫.魔衣廚》,比想像好看多了。至今最清晰的畫面是 Lucy 和那位人頭驢身的男孩在雪地裡相遇一場,男孩被 Lucy嚇得手上的物件都跌到地上。還記得那個畫面:男孩身上有紅、淺啡,女的有深啡,配上一地的白,由細心的美指研磨出來的相遇畫面怎能忘懷?敏感如我的人最好奇的是,Lucy和男孩下集有沒有機會發展....。
昨晚看了《天生一對》,由於個人喜好,已經很久沒有在戲院看到楊千嬅,要看的都在家裡的步步高看了,這次能領我入場的是西西。她的《哀悼乳房》去年看了一半,很好看,能將患病故事寫得活潑,筆者先要有活潑的心情、開朗的性格,令人回味的文字不只是作者的文筆、觀點,而是文見其人。小說以多個篇章湊成,既有對話、又有指引說明、加插短詩伴碟,主菜是第一身的?述,跟飯或意粉來看都津津有味。在她筆下的醫院,不再是單一的白色恐怖,「用最好的心情面對最壞的事情。」不只是一句普通對白,還是她的寫作心態。
認識西西是在中學文學堂的《店舖》,這篇文章幾乎成為我和她的障礙,那個文當時看是頗悶的。幸好大一再「被迫」選讀她另一篇《感冒》,令我對她改觀。後來再看另一篇《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》,就愛上了她。她很會描寫女主角的心理狀態,這個對於演繹女主角的演員來說,是一大難度。(續)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